2021-12-15 10:42:13
中国工业博览会CIE2022-国际工业零部件展区,将汇集轴承、轴承零部件、轴承生产设备等覆盖轴承全产业链的创新技术和前沿应用,诚邀莅临!
国内首台,7兆瓦风电主轴轴承
9月27日,洛阳轴承研究所重型轴承事业部研制的国内首台7兆瓦级海上风电主轴轴承,在广东省东方电气阳江基地成功完成安装调试。
该海上风电主轴承,采用了两套圆锥滚子轴承布置形式,轴承外径尺寸达3100mm,是国内加工尺寸最大、精度最高的风电主轴轴承。不仅填补了国产大兆瓦级该结构尺寸风力发电机主轴轴承的空白,也打破了国外轴承企业对风电主轴承市场长期垄断的局面。
瓦轴集团大功率风机轴承研发获突破
10月18日,在北京国际风能展览会上,由瓦轴集团研制成功的我国首个陆上4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单列圆锥结构主轴轴承,填补了国内空白,标志着我国大功率风力发电装备技术获得关键性进展。
直径11.5米,海上风电安装船超大型整体轴承下线
10月28日,直径11.5米的整体式转盘轴承在洛轴下线。该轴承将被安装于1000吨重型海上风电安装船上。该船由华南船舶设计制造,其中起重机轴承是该项目的“卡脖子”环节。本次轴承的下线对今后我国未来海洋工程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对于中国风电产业而言,高端轴承一直面临着长期依赖进口,技术被“卡脖子”,成本高昂的困境。然而,在“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以及国内风电愈趋平价的时代下,国内风电产业,无论是海上还是路上,风电项目造价都已经不容许风机站在“昂贵的代价”之上,加之国内企业与技术的不断崛起,风电轴承国产化必将是大势所趋。
1986年,中国第一座风电场正式并网发电,由此拉开了风能发电的大幕。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风电规模不断扩张,如今我国风电并网装机容量已经连续12年,排在全球第一位。据央视最新报道,截至目前,全国风电并网装机容量已经迈过3亿千瓦大关,占全国电源总装机比例约13%,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例约7.5%。
同时,我国风电成本也有明显下降,占主导地位的陆上风电平均度电成本已经下滑至0.38元,这将进一步促进风电的推广。
据《风能北京宣言》数据,2021-2025年、2026-2030年年均新增风电装机容量分别有望达到5000万千瓦、6000万千瓦,对应的风电轴承市场规模分别有望达到106亿元、127亿元。对比2019年54亿元左右的市场规模,行业市场前景广阔。
在中国风电轴承市场中,国外产品仍占据了将近60%的市场,这虽然同当初我国国产化率基本为零的情况相比已经好了许多,但这还远远不够。
而在高端风电轴承领域,国产风电轴承更是无能为力,几乎没有什么竞争力。瑞典SKF、日本NSK、德国Schaeffler等八大巨头统治了高端轴承市场。
目前,国内瓦轴、洛轴、新强联、天马等企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风电轴承国产化能力,这几家国内企业均已经成功研制了配套大兆瓦机型的主轴轴承产品。
资料来源:东方证券
2020年疫情缩短了风电抢装时间,推动风电主轴承供不应求,同时欧洲疫情爆发对风电轴承全球供应链造成较大影响,为轴承国产化带来契机。
目前,人本集团是国内轴承制造市场份额最大的企业,2020年市占率达到10.4%,其次为万向钱潮,市占率为4.0%。
轴承制造行业的上市公司中,金沃股份、兆丰股份为国外业务占比较大。瓦轴拥有国内最大轴承技术与产品研发和制造基地,襄阳轴承的产能较大。从竞争力来看,瓦轴、万向钱潮、长盛轴承、苏轴股份等企业因产能、细分市场布局等优势突出,竞争力较强。
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将“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列为九项战略任务之一,将轴承等零部件列为“工业强基工程”五大工程之一,支持企业推进技术改进。相信在国家政策的驱动下,市场需求的促进下,我国在风电轴承、高端轴承技术领域一定能取得更多突破。
中国工业博览会CIE2022“国际工业零部件展区”也将汇集包括轴承、轴承零部件、轴承生产设备等覆盖轴承全产业链的国外内领先企业,全面展示创新、前沿的轴承行业解决方案,诚邀见证!
展品范围:
流体动力:
液压泵、马达、驱动装置和附件、液压阀、液压缸、液压系统及成套设备、气动阀、气缸和气动管、流体压力软、硬管和管接头、传感和检测系统、密封技术
机械传动、零部件及制造设备:
齿轮传动、链传动、带传动、传动联结件、弹簧、冶金制品、各类机械装备及检测仪器
轴承:
轴承及其轴承零部件、轴承生产及加工设备、相关设备与附件
直线运动系统:
直线导轨、直线运动驱动元件/系统、直线运动系统、电动机械致动装置、复式运动系统
电气传动:
工业电机、伺服电机、变频器、驱动器、电磁装备
作为中国装备制造业风向标、中国内循环经济晴雨表,促进中国制造更好地服务全球,中国工业博览会将于2022年3月16-19日在天津国家会展中心举办,展会由中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承办。
展会规模预计超过120,000平方米,吸引1,500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亮相展会,将有150,000余名专业观众到现场参观采购。
(部分视频图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伊莱特股份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内容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但因转载众多,无法确认真正原始作者,故仅标明转载来源。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