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23 15:40:10
首度,中国制造,
全碳纤维,超40米,
一次成型,省油30%以上,
这艘“海珠湾”号高速客轮的诸多“头衔”
使其成为了今年船舶装备届的“头号明星”。
近日,由珠江船务下属广东中威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建造的亚洲首艘总长超过40米的全碳纤维结构高速客轮“海珠湾”号在南沙小虎岛造船基地码头顺利下水。
“海珠湾”号将是亚洲第一艘在中国建造的碳纤维高速客船。据介绍,传统造船船壳由多块部件构成,如今碳纤维船壳采用真空成型技术制造而成,弥补了国内的技术空白。
“海珠湾”号船体总长42.8米,型宽10.8米,可载260人,采用喷水式推进,航速超过37节,比传统铝合金船重量更轻,强度更高,可节省燃油30%以上,且耐波性好,具有“重量轻、速度快、能耗低”等显著特点。
具备质轻、高强度、耐高温、耐腐蚀等一系列优异性能的碳纤维材料已成为当前很多工业行业为装备“减重瘦身”、“提升性能”的极佳选择,我国在碳纤维材料制备与应用方面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在多个领域开创了“国内第一”,甚至“全球第一”。
2018年9月,中国中车在德国举行的柏林国际轨道交通技术展上发布了新一代碳纤维地铁车辆“CETROVO”,新车发布会吸引了国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
CETROVO地铁车辆采用先进的碳纤维技术,车体、转向架构架、司机室、设备舱及设备机体等均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是大规模应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地铁车辆。与采用钢、铝合金等传统金属材料相比,CETROVO地铁车辆的车体、司机室、设备舱分别减重30%以上,转向架构架减重40%,整车减重13%,综合节能15%以上。
另外,碳纤维材料优异的耐疲劳、耐腐蚀性能,也可有效保证列车在30年服役期内不发生疲劳、腐蚀等失效,减少了维护量,降低全寿命周期成本。
2021年7月,中国船舶集团洛阳双瑞风电叶片有限公司的10MW-SR210型叶片引起关注,102米长,6.6米宽的庞然大物蔚为壮观震撼众人。
该叶片作为一款高度定制化产品,匹配中国船舶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平价海上风电机组,兼顾叶片轻量化、机组载荷最小化,实现与机组最佳匹配。
聊城兴华路跨徒骇河桥全长800.479m,红线宽度40m,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设计速度50km/h,成功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索。
本工程是我国首座碳纤维索公路斜拉桥,全长388米,将刷新世界公路桥梁领域应用碳纤维索的最大跨度记录,实现国产碳纤维应用领域的新突破,打造行业标杆工程,具有重大里程碑式意义。
本工程采用的碳纤维索由碳纤维、树脂基体及纤维/树脂界面三部分组成,有轻质高强,可减轻结构自重,优异的耐久性与抗疲劳性能,最大承载力超过1000吨,是目前国内工程应用的最大规格、最大承载力的碳纤维索。应用成功后,将会成为国内第一座使用碳纤维索的公路斜拉桥。
随着我国高端碳纤维技术的不断突破以及生产向规模化和稳定化发展,企业布局逐渐向高附加值的下游应用领域延伸,我国碳纤维行业将逐步实现进口替代,企业盈利能力有望逐步恢复,市场走向良性健康发展道路。
尤其是在国务院正式发布《中国制造2025》中,对我国高强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技术升级和跨越发展作了整体部署,明确了战略任务和重点,2025年国产高强中模、高模高强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技术成熟度要达到9级;力争在2025年前,结合国产大飞机的研发进程,航空用碳纤维复合材料部分关键部件取得CAAC/FAA/EASA等适航认证。
你也想第一时间了解碳纤维材料的最新技术与前沿应用,紧抓发展新机遇吗?请关注中国工业博览会CIE2022 国际新材料展区,从材料、制造设备到行业应用,涉及碳纤维全产业链,让您一次全部掌握!
同时,CIE2022还将整合石油化工、机器人、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轨道交通、船舶制造、国防军工等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汇聚全球材料领先企业,集中展示顶尖材料技术在先进装备制造领域的应用成果,打造一个全球材料产业应用的新平台。
展品范围:
纳米石墨烯、工业陶瓷、氟塑料、精细粉体、真空镀膜技术及材料、光学薄膜及显示材料、激光技术及材料、耐磨材料、防腐蚀技术及材料、蓝宝石及人工晶体、硅橡胶、3D打印技术及材料、先进复合材料、智能材料、特种玻璃、先进高分子材料等
高端金属结构材料:
高品质特殊钢、先进镁合金、先进钛合金材料、新型铝合金材料等
先进陶瓷、特种玻璃、新型建筑材料、人工晶体、蓝宝石等
高性能纤维及材料、碳纤维材料、树脂基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碳/碳复合材料、金属复合材料等
聚酰亚胺、聚四氟乙烯、聚碳酸脂、功能弹性体材料、特种橡胶、工程塑料、硅材料、高性能氟硅材料、功能性膜材料等
光催化能源材料、太阳能光伏材料、锂离子电池材料、先进储能材料、风电材料、新光源材料、油气田先进材料等
介电材料、半导体材料、集成电路和光电器件材料、压电与铁电材料、热电材料、导电金属及其合金材料、磁性材料、光电子材料、电磁波屏蔽材料、多铁材料、铁电材料、非晶合金与高熵合金、氧化物存储材料等
金属液态成形、焊接、塑性加工、激光加工及快速成形、热处理及表面改性、粉末冶金、塑料成形等各种成形设备及工艺、技术,集成计算材料工程、高通量制备技术等
物性测试仪器及设备:
粒度仪、热分析仪器、流变仪/粘度计、试验机、表界面物性测试、测厚仪、材料力学性能试验设备、无损检测仪器、其他仪器设备等
实验室设备:
清洗/消毒设备、制样/消解设备、分离/萃取设备、混合/分散设备、恒温/加热/干燥设备、粉碎设备、合成/反应设备、制冷设备、实验室家具、其它实验室常用设备等
光学仪器及设备:
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光学测量仪、光学实验设备、光学成像设备等
化学分析仪器:
色谱、光谱、质谱、X射线仪器、元素分析仪、波谱、LIMS软件、其他通用分析仪器等
测量/计量仪器:
天平/衡器、温度计量仪器、长度计量仪器、表面测量仪器、其它测量计量仪器
化学试剂和标准物质:
相关零配件、耗材等
2022年3月16-19日,国家会展中心(天津),CIE2022 新材料展区,期待能给您带来收获与启发。
作为中国装备制造业风向标、中国内循环经济晴雨表,促进中国制造更好地服务全球,中国工业博览会将于2022年3月16-19日在天津国家会展中心举办,展会由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发改委国家节能中心、中国机械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机床总公司、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天津市分会、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北京中关村海外科技园有限责任公司、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国家会展中心(天津)有限责任公司、BLUELINE株式会社共同主办,由中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承办。
展会规模预计超过120,000平方米,吸引1,500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亮相展会,将有150,000余名专业观众到现场参观采购。